点击全文阅读
三日后,马车在蜿蜒的道路上平稳前行。
李清月看着仍在专心研读那本书的许安,随口问道:“再有半日路程,我们就能到青州了。接下来怎么安排,是直接去青州府吗?”
许安轻轻瞥了李清月一眼,思索片刻后说道:“先去永安县吧。此次青洲受灾范围广,一共有七处地方受灾,而永安县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,这也是我此行的重点,去过永安后再前往青洲府。”
而且永安县与其他的城县略有不同。
它由于距离青州府不远因此直接由青洲府与当地县衙共同管辖。
回想起之前,姜洛芸让他从受灾地区中自行挑选一处负责赈灾。
起初,许安本打算选一个受灾相对较轻的地方。
可在姜洛芸那极具压迫感的目光注视下,他最终果断选择了受灾最严重的永安县。
没办法,王爷的威慑力实在太强,他实在招架不住。
今日的李清月,依旧身着那件绣有朱雀样式的红衣。
红衣完美地贴合着她的身躯,将她曼妙且凹凸有致的身材曲线展现得淋漓尽致,尤其是她那双修长笔直的大长腿,让人忍不住多看几眼。
李清月听后点点头:“行,那就这样安排,我去吩咐车队先前往永安县。”
“这次随行的官员虽说不算多,但也有五十来人。毕竟是代表朝廷办事,总不能太过寒酸。”
许安摇了摇头,说道:“李前辈,您听过‘微服私访’这句话吗?”
“这是什么意思?”
李清月一脸疑惑,实在猜不透许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难道是在跟自己打哑谜?
许安耐心解释道:“我们若是大张旗鼓地前去,看到的或许都是别人事先准备好的表象。想要了解灾情的真实情况,还是得私下悄悄探查。”
李清月恍然大悟,点头称赞:“不愧是能与王爷共事的人,心思果然如此缜密。”
许安微微一笑,没有回应。
毕竟,若不是气味相投,又怎能走到一起呢。
一个缺德,一个残暴。
嗯。
真是绝配!
……
青州城内,一处宽敞明亮的大堂中,气氛略显压抑。
刺史李昱身着华丽的官服,官服颜色深沉,上面绣着精美的云龙图案。
此刻,这位刺史大人脚步匆匆,在大堂内来回踱步,嘴里不停念叨着:“这灾情上报的数据怎么如此离谱,肯定是下面的人又在敷衍塞责!”
“还有,不是说朝廷已经派人下来了吗,怎么到现在还没到?”
而在大堂另一侧,别驾赵元则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,斜靠在精致的雕花躺椅上,手中轻轻摇晃着一把竹扇。
扇面上绘着淡雅的山水画,与他平和的面容相得益彰,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,仿佛对刺史的焦虑浑然不知。
李昱看到赵元这副悠闲的样子,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愤怒地说道:“赵元!你身为青州的官员,如今灾情紧急,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你却在这里逍遥自在,你到底有没有把百姓的苦难放在心上?”
“你对得起身上这身官服,对得起朝廷对你的信任吗?”
赵元则轻轻一笑,手中的竹扇“啪”的一声合拢:“李大人何必如此着急,车到山前必有路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”
“再者说,我这不是在等朝廷的钦差大人嘛,说不定人家已经在来的路上了。”
听闻此言后,李昱心里却明白。
这位同僚虽然平时看起来有些吊儿郎当,但做起事来还是比较靠谱的。
因此。
他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,犹豫了一下,还是提醒道:“即便如此,你也不能表现得这般镇定自若。你又不是不清楚,现在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这里。”
“稍有不慎,丢了乌纱帽还是小事,万一出了大差错,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。”
赵元听后,没有反驳,收起了那副懒洋洋的神情。
他并非不明事理之人,看着依旧满脸担忧的李昱,忍不住说道:“老李,面对这种天灾,我们目前能做的,就是管理好朝廷拨下来的每一笔银子。”
“确保这些银子能真正用到那些需要的百姓身上,其他的,即便想管,恐怕也力不从心。”
李昱犹豫片刻,忍不住问道:“老赵,你人脉广、消息灵通,知道这次赈灾是哪位大人带队吗?”
他们此前得到消息,朝廷很快会派人前来永安县负责赈灾事宜,让他们二人协助钦差开展工作,但具体是谁,却没有更多消息了。
赵元出身京城士族,年少时便被誉为神童,却不知为何主动选择到地方任职。
毕竟他父亲是礼部尚书,将他安排进户部为官并非难事。
赵元思索了一下,说道:“好像是那个许安。”
“哪个许安?”
“就是那个……”
“那个是哪个?”
赵元左右看了看,发现四下无人,便凑近李昱耳边,小声说道:“就是那个传闻中和摄政王殿下关系不一般的许安!”
李昱听后,脸色瞬间变得十分复杂,眉头紧皱,低声嘟囔道:“怎么会是他?一个靠脸吃饭的家伙,真能担此重任?”
显然,他也听说过一些关于许安的传闻。
赵元见状,连忙伸手捂住李昱的嘴,眼神示意他别出声,谨防隔墙有耳。
赵元压低声音,带着几分惶恐说道:“你疯啦,这种话也敢乱说!要是被许安听到,你我还有活路吗?”
“我听说此人手段狠辣,心胸狭隘,报复心极强,要是得罪了他,恐怕下场很惨。”
李昱满脸愁容,但很快神色变得坚毅起来:“希望这家伙有点真本事吧,不然哪怕丢了这乌纱帽,我也要向朝廷申请换人。”
赵元想了想,也说道:“那到时候算我一个,我还能扛得住事。”
……
永安县,县衙内。
许安端坐在大堂的主位上,一身官服笔挺,眉宇间透着一股威严,却又给人一种略显滑稽的“人模狗样”之感。
他环顾四周,目光最后落在堂下的永安县令身上,不禁微微露出讶异之色。
因为这位县令竟然是位女子,容貌颇为耐看。
更让许安在意的是,她此刻双手轻轻交叠放在身前,神态不卑不亢。
既没有谄媚讨好的姿态,也没有丝毫畏惧之情,只是静静地等待着许安的指示。
“果然巾帼不让须眉。”许安在心中暗暗赞叹。
至于李清月,早已被许安安排到永安县各地暗访去了。
虽说他感觉眼前这位李婉韵应该是个不错的县令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永安县令李婉韵,是姜洛芸亲自开创首次殿试时选拔出来的官吏。
由于她事先没有得到许安等人要来的消息,当时正像往常一样在受灾严重的地方安置难民,结果被衙门的衙役匆忙叫回。
她甚至来不及换上一身干净的县令官服,只能穿着带有淤泥的官服前来见许安。
她只希望这位从京城来的大人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而心生不满。
她倒不是担心自己今后的仕途,只是觉得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情上毫无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