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11-11 16:39 | 栏目: 校园鬼故事 | 点击:次
有厂里的副厂长,也有食堂主任。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,还是要讲些人情的。”
“讲什么人情。不管原来在厂里干什么的,不回来就开除,没有情面可讲。虽然他们不再拿着厂里的工资,可他们也占着厂里的名额。你去通知一下他们,要么回来继续上班,要么回来办辞职手续。当然喽,回来的话,级别一定是要降一级的,不然的话哪能显出严格的纪律来。”
“行,厂长,你写个指示,我们办起来也好放开手脚。”劳资科长咬了咬牙,只能听领导的。
“可以,我这就给你写。”
刁厂长说着,拿出一张信纸,刷刷点点写了小半张,然后签上大名和日期,递给了劳资科长。
劳资科长亲自去找了一趟颜明,
“颜副厂长,生意还好吗?”
“小朱,今天你怎么有空来找我。”
“不来不行啊。事情是这样的……”朱科长把前因后果详细地对颜明说了一遍。
“谢谢你小朱,这点事还让你亲自跑一趟。晚上一起吃个饭吧。回头何雨水、颜小齐、何雨柱我通知他们一声就行。明天上午我们去厂里给你一个答复。你看怎么样?”
“太谢谢颜副厂长的理解了。饭我就不吃了,我还得去郝兵那儿一趟。”
“得,那我就不留你了。咱明儿见吧。”
颜明送完客,心里也难以平静。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,可毕竟在轧钢厂奋斗了二十多年,有些舍不得。
晚上颜明把大家叫到了四合院。把要么辞职,要么回去上班的事说了。
“哥,我是不回去。厂里一个月才发不到二百块钱,在咱凤鸣楼,一个月快顶那儿一年的工资。我明天就去辞职。”何雨水第一个表态。颜明给的工资太高,她哪里舍得再回轧钢厂。
“哥,我也不能回去。我手头的事太多,没有合适的人来做,我不放心。”颜小齐还是为哥哥考虑的多一些。
“我不回去,回去再继续做大锅菜,你杀了我得了。”何雨柱一撇嘴,根本不在乎。
“得,本来还想劝劝大家,现在也不用我劝了。都拿定了主意,那咱明天早上一起去辞职吧。”颜明心中再有不舍,他也得这么做。因为他更舍不得眼下这一大片家业。
第二天颜明开着车带着众人,来到了轧钢厂。离开了七年,大部分老人都还在,门卫里就有不少人还认得颜明等人。
“颜副厂长,您回来了。”
“回来看看,顺便办一些手续。”
“您稍等一下,我把门给您开开,您把车开进去。”
“这合适吗?要不我把车停在门口吧。”
“您是副厂长,哪有什么不合适的。”
颜明的车直接开到轧钢厂的办公楼下。几个人从车里出来,立即招来不少人的目光。
尤其是颜小齐、何雨水,这可曾经是轧钢厂的厂花。
几个人到了劳资科,朱科长亲自接待。
“颜副厂长,你们来了。”
“小朱,情况我们都知道了,现在办下手续吧。”颜明觉得没必要让别人为难。
“颜副厂长,情况有变。事情是这样的,你是国家15级干部,我们把你的情况上报到了部里。部里领导指示,你们几个人不用辞职,办个提前退休就成。再说您和何主任也年满五十,正好符合提前退休的规定。”
颜明一听心里还是有些高兴的。保住了级别,这也算是对自己前几十年功绩的肯定。
何雨柱等人更不用说了,保住了养老的底线,还能再要求什么呐。
第193章 何大清的来信
刁厂长一把火烧完,些许有点所谓的成绩,他还要继续折腾,好让自己能继续留任下去。
上面一直对轧钢厂很重视,在新时代里,更希望老厂发新芽,再上一个台阶。可偏偏符合要求的领导,一个个适应不了新的时代。于是他们就折腾,变着花样地折腾,希望能让上面高兴一下,自己就保住了职位。
刁厂长解决了所谓的冗员问题,他又注意到了养殖场。
“咱们一个大型企业,开个养殖场算怎么回事。”刁厂长对后勤处长说道。
“厂长,这都是天灾年代留下来的产物。那时候可为咱们厂做出了不少的贡献。”
“哦?这么久远了,真是没想到。我还以为是老杨他们谋私利才开的呢。”
工厂的老人听到刁厂长这话,都不想理他。当年差点饿死,要不是老杨他们顶着风险给厂里弄来吃的,轧钢厂哪能年年超额完成任务。
“厂长,您的意思是?”后勤处长问道。
“留着吧,不过要划出去,算是三产。单独核算,单独做账。回头安排个人好好管理一下。”刁厂长环顾了下四周,心里已经拿定了主意。
“是,是。”感受到厂长的目光,大家纷纷表态。必须要跟上领导的精神。
刁厂长很满意大家的态度。
回到办公室,刁厂长拿起了电话。
“喂,是我,你表弟现在天天干什么呢?让他收收心,来厂里找我。给他找一个来钱的活。”刁厂长给媳妇打了个电话。
刁厂长可不希望一个有盈利的三产,落到别人的手里。由妻子的表弟来帮着管理,自家来钱方便,还好为自己背锅。表弟哪有妻弟亲,妻弟哪有亲弟亲。用人是有讲究的。
处理好私事,刁厂长到小食堂里吃午饭。他感觉今天的伙食很不符合自己的心情。
“咱们轧钢厂的伙食一直都是这样差吗?”刁厂长叫来了食堂主任。
“咱的伙食不算差呀,每顿都有肉。”
“我不是说东西差,我指的是味道。”
“那倒也是。您是不知道,以前咱们厂的伙食可好了。多少人都想来咱们小食堂蹭饭。来检查的领导们,也愿意在小食堂吃完饭再走。”食堂主任是厂里的老人,提起小食堂的饭菜,很是怀念。
“那现在怎么成了这样?”
“原来的大厨走了。可不就变成了这样。”
“走了?叫他回来。这样的饭菜,咱们怎么招待来往的客人。”
“人家退休了,在外面开了家大饭店,是不可能回来喽。厂长,您是不知道,我以前听老马说过,何师傅一手地道川菜、鲁菜,那可是京城一绝。”
刁厂长心里有点不舒服,他想起了劳资科长给自己的汇报。当时没多想,就想撵人滚蛋。这还是前两天的事,现在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。
“行了,净说这些没用的。你想想办法,从外面挖两个好点的厨子过来。”
“厂长,不是我不想,而是我真做不到。现在外面好的厨子,一个月大几百块钱。咱们厂才能给人家多少。”
刁厂长唯有无奈地叹息。
--------
龙凤方便面的第一个系列广告,已经播放完了。颜明的第二个系列广告,趁着《红楼》剧的热播,又红了一把。
这些广告很吸引人们的目光,一时“面大王”、“厨师傅”真就成了方便面的代名词。
商店里,经常听到人说,
“给我来包‘面大王’,红烧牛肉的。”
“来包香菇的‘厨师傅’。”
……
家庭里也时不时会有人说,
“中午我跟你爸不回来了,你下包‘面大王’吃吧。”
“妈,晚上我想吃‘厨师傅’,里面的酱肉可好吃了。”
……
陈圆的丈夫老陆很是给力,一开始的时候顶住各方面的压力,费了很大的力气,把个体户的商品引进供销社的系统里。
现在龙凤方便面热卖,一定程度上有点供不应求。供销社的领导们又为卖断货而着急,纷纷又催着老陆找关系多进货。
老陆没有办法,只得去找颜明。
对于给了自己很大帮助的人,颜明当然不能让人家为难。直接指示工厂,划出两条生产线的产品,直供老陆的单位。
老陆激动得有点说不出话。
回到家里,陈圆看到激动地说个不停的丈夫,轻轻笑了笑。
“我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。”
“我怎么了我,这次要不是颜哥帮忙,我跟上边还真不好交差。”
“你忘了一开始还是颜明求咱们呢,你谢他干什么。你帮了他,他也帮你,这就是朋友本来应该干的事,至于激动成这样嘛。”
“……,还真是这样。”老陆半天后冒出这么句话,他平静了许多。
“颜明以后找你有事,你多帮帮他。他的眼光真不错,我估计他以后还得有大动作。”
“陈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