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11-22 11:30 | 栏目: 故事会 | 点击:次
“放屁!速速招来,敢骗本道爷,一勺子一个,管宰不管烹!”
孙逸怕两妖不说实话,佯装不信举勺就要打。
“爷爷!爷爷饶命!不敢有半句虚言,不敢有半句虚言!”俩妖怪吓得半死,嗓子都喊破了音。
看不像是假话,孙逸眯眯眼,看向身后小太监:
“去,把妖精的事跟你干爹说了,速速带兵来围了这寺,甭管香客和尚,一个都不许走!等围好了,立刻给我报信。”
“是!”小太监早吓得双腿发抖,此时哪还有半句废话,立刻去通报。
“你俩说的那个电眼大王,又是什么货色?
“爷爷有所不知,那靛颜大王可是吃人肉喝人血的妖王!我等小妖精无力反抗,才守在这寺里装和尚。”
“然也,然也,那靛颜大王八尺身高,一双铁臂比我等的头还要粗,一股钢叉更是威力无穷!最喜用钢叉叉了孩子烤来吃!”
“大王还懂一手神雷法术,见者无不胆寒肝颤。”
“大王还懂得求雨之法!只要吃够了孩子才会下雨,吃不够便要我等去说服那些百姓。”
...
两只妖精你一言我一语,把斋堂变成了这靛颜大王的批斗会,孙逸也越听越明白。
原来是有个名叫靛颜大王的大妖怪,使一柄钢叉,会一手雷法,在此以雨水为要挟,专门骗小孩吃。
“那大王在这庙里?”
“平日是在的,就在龙王殿地下密室中。”
“意思是现在不在?”孙逸本打算一锅端了,哪里想到正主不在家,眉毛又竖了起来。
“爷爷息怒,爷爷息怒,大王一早就去了泾河龙宫赴宴,不到天黑,恐怕不会回来。”
嗯?竟然牵扯泾河水族?
孙逸这边审问着,阎公公那边听说有妖精是又惊又喜,急速调兵围了寺庙,派小太监回来报信。
孙逸也问不出什么东西,便一手提着一只妖怪往寺外走去。
阎公公见了妖怪,没有多少害怕,反而显得很惊喜,直接让兵士把两妖五花大绑。
重新坐回马车上,孙逸捡重点给老太监讲了一遍。
“真人...接下来作何打算?”老太监喜归喜,但是素来都是料理人,少有料理妖精的时候,有点犯难。
“这有何难?直接押妖精去见皇帝,连求雨带妖精,一并解决。”
孙逸已经全部盘算好了,做事的重点不是做了什么,而是让别人知道你做了些什么。
“是,是,都由真人吩咐,小乙子,速去宫里通报!”
小太监当先跑回去报信,等孙逸一行人到的时候,进宫门时毫无阻拦,只是得下了马车步行。
“真人,这妖精让兵士押着?”此时皇帝的贴身太监等在大殿前,阎公公已自觉退去。
“麻烦麻烦,我提着松快。”
孙逸就这么一手一个妖精,大步流星进了宫殿。
一进殿门,不等那龙椅上的唐王开口,孙逸直接把妖精一丢,行礼高呼起来:
“陛下恕罪!是小道来迟了,竟让陛下受和尚欺负,受妖精蒙蔽这许久!实乃小道之罪过也!”
唐王第一次见活妖精也是吓了一跳,但抓住妖怪,心中是欣喜的。
早先听小太监报信,说是这游方的外海道人在龙王庙抓了妖,还要求雨,更是欣喜得很。
此时又听了孙逸花言巧语,哪里还能收住脸上笑容,径直从龙案后行了出来,连声赞道:
“真人好手段,真人好手段!速速来人,给真人赐坐!”
也是孙逸一番话打开了形势,接下来的交谈进行得无比顺利。
与此同时,庙里的香客和尚们尽数被抓捕,审问结果也与孙逸猜测大差不大。
和尚们知道有妖怪,只是被威逼在先,又有金银与名望,竟都妥协了。
一部分香客也知道有妖怪,而他们来庙里,求的也不是菩萨弥勒,更不是龙王。
而是献上孩童,求妖怪办事。
那唐王听完了事情原委,是先喜后忧,又由忧转怒,怒完,又有些后怕。
喜的自然是和尚妖精一锅端,真人有如此大本事,求雨应该也不是问题。
忧的是妖还没除干净,偏剩下了个怎么听怎么骇人的靛颜大王,若不剿了,今后哪还能有安生日子?
第8章斩龙台往事
怒的是这群和尚勾连妖怪,在眼皮底下荼毒百姓,害得他连着几年给妖精上供,看妖精的脸色不说,这吃斋念佛的出家人,竟敢搜罗小儿去果妖精的腹!
天理何在?
而后怕,是因每次祭拜祈雨都在那龙王殿,而殿下的密室,就藏着个吃人的妖怪,怎能不怕。
“真人,真人啊!万请除了这妖,除了这为祸百姓的大患啊!”唐王走上前来拉着孙逸的手,言辞甚为恳切。
“陛下且安心,有小道在,定不叫妖精为祸...”孙逸信誓旦旦,话说一半又为难起来:“只是...”
“真人但说无妨。”唐王心里打鼓,这游方道人万一提些为难要求可如何是好?
“那祸根出在龙王庙里,陛下可知泾河老龙王之事?”
“寡人...不知多少。”
“无妨,小道今日就为陛下解惑。”孙逸等的就是这个,这皇帝要是啥都知道,他还怎么开口?
泾河老龙之死,已经过去好几百年了。
话说在取经之前,那玄奘法师尚且不知自身乃是金蝉子的十世化身。
猴子还是五指山下关禁闭。
猪八戒与沙和尚更是不折不扣的妖精,分别盘踞高老庄与流沙河抓人吃。
长安城外泾河边,有渔夫与樵夫二人争论不休。
争论了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那渔夫透露出一件事。
渔夫用一尾金鲤鱼,从城中算命先生袁守诚处,换来了泾河水族群聚之处的位置。
有了这黄金钓点,便注定与空军无缘。
从此渔夫是网网上鱼,杆杆不空。
这番话说说也无妨,偏被那巡河的夜叉听了去,报到了泾河老龙王面前。
说那老龙也是蠢得够可以,若是气得过,让水族换个地点聚集就完了。
若是气不过,化形上岸把那袁守诚五花大绑,拉回水府一刀砍掉脑袋也就完了。
天知道龙脑中想的是什么,偏得和一算命先生打个劳什子赌。
赌便罢了,赌的还不是它事,偏是玉皇大帝敲定时间与量数的降雨之事。
若只是如此,那充其量是胆大妄为。
而那老蠢龙,竟还得意洋洋去袁守诚面前炫耀,直到后者揭示,这才想起抗旨不遵,斩龙台上一刀怕是难躲。
死到临头,竟然还向那算命的袁守诚求活路。
袁守诚不想和将死之龙纠缠,便透露了斩龙官乃是魏征,而魏征又是唐太宗的臣子。
于是,便让那老龙想活命,就去求李世民开恩。
玉帝震怒要砍龙头,又哪里是算命先生与人王能做主的事情。
这蠢龙在王宫上等了大半日,终于趁太宗熟睡入了梦。
太宗倒是觉得稀奇,平白无故,一头龙来求他救命,自然是欣欣然应下了此事。
太宗确实尽心尽力,次日把魏征召进宫中,又是谈事又是下棋,就是不让他有机会脱身...
然而时辰一到,魏征元神出窍上天,斩龙台上手起刀落——
龙头便直接从天而降,反把李世民吓了一跳。
仔细一想,老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