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4-02-20 11:05 | 栏目: 短篇鬼故事 | 点击:次
依旧无人回应。
竹杆子拿起了一旁的毛笔,刚想把她的名字划掉。
谁知,远处传来了一道声音。
“宋明月在此!”
众人循声望去。
只见远处走来一名女子。
一身淡蓝色衣裙,外披白色衣纱。乌黑柔亮的长发盘于两侧,随意插上了几只发簪。
她的面颊薄施粉黛,若有若先的腮红如花瓣般娇嫩可人,好似一朵含苞待放的雪莲。
如此随心所欲的打扮,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清新淡雅之美。
众人都纷纷惊叹。
这京城竟还有如此之美的大家闺秀。
就连坐于最中央的太子,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。
他悄悄问旁边的刘公公,“这女子是谁?”
刘公公翻了翻一旁的花名册,道:“若没有猜错,应该是相府的三姑娘宋明月。”
太子的嘴角微微上扯,眼神颇有深意。
哦?宋明月?
倒是有几分姿色。
——
宋明月急急忙忙赶到了自己的比赛座位上。
昨晚,肉球儿不知吃了什么,有些窜稀。
一大早,她就急急忙忙去了兽医站。
又将肉球儿寄放在了李郎中那儿,这才耽误了时间。
也还好,赶上了。
要不然,她都能猜到宋蓝玉嘲讽自己的样子。
一定会说什么自己定是不敢来之类的话。
就问你们,她猜的对不对?
竹杆子将试题分发给了参赛的选手。
明月拿到了试题,心中凉凉。
居然是草书......
她最近狂练平日里用的比较多的楷书,倒是忽略了草书。
没办法......
只能硬着头皮写了。
比赛时间为三十分钟。
明月只花了十五分钟就写完了。
结果可想而知。
倒数第五。
这后面还有四个垫底的,是因为他们没来......
书法夺得第一名的是江逸洲。
第二名则是宋清铃。
蓝玉排行第五。
不过,这次比试是总分制。
每一项各占十分。
就算有一项是弱势,其他几项发挥的好,也不是没有可能逆袭。
蓝玉不知何时又飘了过来。
鬼一样的。
明月彻底无语。
她严重怀疑这货是不是喜欢自己,怎么哪哪都有她。
不管什么事,都要冒出来一下。
蓝玉瞅了一眼明月的分数道:“呀,三妹妹这书法只拿到了四分?这后面几项,你可得好好加把劲了。”
明月瞥了她一眼,“你也才八分而已。”
蓝玉继续冷嘲热讽道:“我们的四分可隔着二十个人的差距呢!若不是今日有四个人没来,三妹妹可就是倒数第一了。”
她还非要将“倒数第一”几个字刻意加重。
明月轻笑一声,“二姐,这可是五项加起来的分数,没到后边,还不一定呢。”
“三妹妹可真是会说大话,若我没有猜错,你对琴艺是一窍不通,你想以什么优势取胜?”
说着,她又露出了一贯的嘲讽表情,抬手理了理两髻的发簪,轻飘飘地离开了。
明月静静地望着她的背影。
冷笑一声。
你怎知我不会?
第21章 女儿情
“第一轮的才艺比试已经结束,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轮的比试。请各位才子佳人们做好准备......”
待竹竿子宣读完毕,每个参赛选手的桌案前都摆上了一只古筝。
按照报名的顺序。
第一个演奏的是国公府的千金叶乔梦。
叶乔梦是京中出了名的才女。
方才的书法比赛拿到了九分,和宋清铃并列第二。
只见她拿起古筝,轻轻滑动着琴弦,优美的音符随之跳出。
弹一首《出水莲》,只叫人身临其境,沉醉其中。
一曲结束,台下掌声如雷。
就连乐坊的技师都忍不住赞道:“这叶国公的千金,果真如传言中一般,才貌双全。”
很快到了评分环节。
众位判官纷纷给出了高分。
最终叶乔梦获得了九分。
下一位表演的,就是宋蓝玉了。
她低头抚琴,调试了一番,又深吸了一口气,显然有些紧张。
今日不仅有她爱慕的江小侯爷,更有太子在场。
她定要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!不能有丝毫的差错!
可惜,她还是由于太过紧张,弹错了好几个音节。
台下的判官很快便听出了她的错音,结果可想而知,她的分数大打折扣,只有七分。
蓝玉的眼睛有些泛红,她失误了。
转念一想,自己好歹也有七分,总比第一轮只拿了四分的宋明月强多了。
接下来的上场的,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,在七分左右。
宋清铃只拿到了六分。
而男子的琴艺和女子想必自然会逊色一些,就连江逸洲也只拿到了七分。
最后一位出场的是宋明月。
古筝比试不同于其他,为避免混音,只能一个接一个的比试。
如此下来,已经耗费了小半日的时辰。
而这些时间,刚好给明月思考,该如何应对。
她打算借鉴一首《女儿情》。
明月轻抚衣袖,拨动了琴弦。
悠扬的旋律随之倾泻而出:
鸳鸯双栖蝶双飞,
满园春色惹人醉。
悄悄问圣僧,
女儿美不美,
女儿美不美。
说什么王权富贵,
怕什么戒律清规。
......
琴声似清风般钻入众人耳中,片刻tຊ间什么人情事故、爱恨纠葛,都如潮水般褪去。只剩清越悠扬的音色在心间流淌。
一首《女儿情》弹奏完毕。
四周鸦雀无声。
好似大家都沉浸在了其中,未回过神来。
“啪啪啪~”
随着第一个掌声响起,四周陆续响起了轰鸣般的掌声。
这次的掌声比任何一次都要热烈。
未等众判官评分,坐于最中央的太子却先开了口。
“宋姑娘弹的是何曲?”
明月抬头看向了问话之人,此人身着玄色圆领广绣长袍,腰系金玉带銬,头束缠丝镂金冠,容貌俊朗,即使坐着也能看出身姿尤为挺拔。
若是没有猜错,此人便是太子。
在原文中也是疯批赵景寒的死对头。
若不是赵景寒最后被她所杀,这太子怕是活不了几年。
明月对着太子微微行了一礼,“回太子殿下,臣女弹奏的是《女儿情》。”
太子轻轻挑眉,接着问道:“这女儿情是何曲,孤为何从未听说过?”
你当然没听过,你又没看《西游记》……
明月将早已编好的台词背了出来,“此曲是臣女为一位友人所创作的。”
太子愈发来了兴致,“这作曲背后的故事,不妨说来听听。”
见太子如此盘根问底,明月只得硬着头皮胡编乱造。
“臣女的朋友曾救了一位男子,并对他一见倾心。可此男子却看破了尘缘,最终归依了佛门。臣女便将他们的遗憾写进了曲谱中,若有来世,只愿不负如来不负卿。”
太子听完,眼中充满了赞许,“好!好一首不负如来不负卿!”
随即,他站起了身,向着明月的方向走去。